Scala面向对象编程之继承 Scala中继承(extends)的概念
Scala 中,让子类继承父类,与 Java 一样,也是使用 extends 关键字;
继承就代表,子类可继承父类的 field 和 method,然后子类还可以在自己的内部实现父类没有的,子类特有的 field 和method,使用继承可以有效复用代码;
子类可以覆盖父类的 field 和 method,但是如果父类用 final 修饰,或者 field 和 method 用 final 修饰,则该类是无法被继承的,或者 field 和 method 是无法被覆盖的。
rivate 修饰的 field 和 method 不可以被子类继承,只能在类的内部使用;
field 必须要被定义成 val 的形式才能被继承,并且还要使用 override 关键字。 因为 var 修饰的 field 是可变的,在子类中可直接引用被赋值,不需要被继承;即 val 修饰的才允许被继承,var 修饰的只允许被引用。继承就是改变、覆盖的意思。
Java 中的访问控制权限,同样适用于 Scala
header 1
header 2
row 1 col 1
row 1 col 2
row 2 col 1
row 2 col 2
关键字
类内部
本包
子类
外部包
public
√
√
√
√
protected
√
√
√
×
default
√
√
×
×
private
√
×
×
×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package com.yi.claszclass Person { val name="super" def getName=this .name }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{ override val name="sub" val score="A" def getScore=this .score }
Scala中override 和 super 关键字
Scala中,如果子类要覆盖父类中的一个非抽象方法,必须要使用 override 关键字;子类可以覆盖父类的 val 修饰的field,只要在子类中使用 override 关键字即可。
override 关键字可以帮助开发者尽早的发现代码中的错误,比如, override 修饰的父类方法的方法名拼写错误。
此外,在子类覆盖父类方法后,如果在子类中要调用父类中被覆盖的方法,则必须要使用 super 关键字,显示的指出要调用的父类方法。
举例说明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class Person { private val name="校花" val age = 18 def getName=this .name }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{ private val score = "A" override val age=19 def getScore=this .score // 覆盖父类非抽象方法,必须要使用override关键字 // 同时调用父类的方法,使用super关键字 override def getName : String = "你的名字:" + super .getName}
Scala中isInstanceOf 和 asInstanceOf 如果实例化了子类的对象,但是将其赋予了父类类型的变量,在后续的过程中,又需要将父类类型的变量转换为子类类型的变量,应该如何做?
首先,需要使用 isInstanceOf 判断对象是否为指定类的对象,如果是的话,则可以使用 asInstanceOf 将对象转换为指定类型;
注意: p.isInstanceOf[XX] 判断 p 是否为 XX 对象的实例;p.asInstanceOf[XX] 把 p 转换成 XX 对象的实例
注意:如果没有用 isInstanceOf 先判断对象是否为指定类的实例,就直接用 asInstanceOf 转换,则可能会抛出异常;
注意:如果对象是 null,则 isInstanceOf 一定返回 false, asInstanceOf 一定返回 null;
Scala与Java类型检查和转换
Scala
Java
obj.isInstanceOf[C]
obj instanceof C
obj.asInstanceOf[C]
(C)obj
classOf[C]
C.class
举例说明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package com.yi.claszclass Persion3 {}class Student3 extends Persion3 object Student3 { def main (args: Array [String ]): Unit = { val p: Persion3 = new Student3 var s: Persion3 = null println(s.isInstanceOf[Student3 ]) if (p.isInstanceOf[Student3 ]) { s = p.asInstanceOf[Student3 ] } println(s.isInstanceOf[Student3 ]) } }
结果
Scala中getClass 和 classOf
sInstanceOf 只能判断出对象是否为指定类以及其子类的对象,而不能精确的判断出,对象就是指定类的对象;
如果要求精确地判断出对象就是指定类的对象,那么就只能使用 getClass 和 classOf 了;
p.getClass 可以精确地获取对象的类,classOf[XX] 可以精确的获取类,然后使用 == 操作符即可判断;
举例说明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ackage com.yi.claszclass Person4 {}class Student4 extends Person4 {}object Student4 { def main (args: Array [String ]): Unit = { val p: Person4 = new Student4 println(p.isInstanceOf[Person4 ]) println(p.getClass == classOf[Person4 ]) println(p.getClass == classOf[Student4 ]) } }
结果
Scala中使用模式匹配进行类型判断
在实际的开发中,比如 spark 源码中,大量的地方使用了模式匹配的语法进行类型的判断,这种方式更加地简洁明了,而且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也非常高;
使用模式匹配,功能性上来说,与 isInstanceOf 的作用一样,主要判断是否为该类或其子类的对象即可,不是精准判断。如果想要精准的判断使用getClass 和 classOf来判断
等同于 Java 中的 switch case 语法;
举例说明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package com.yi.clasz class Persion5 {} class Student5 extends Persion5 object Student5 { def main(args: Array[String]): Unit = { val p: Student5 = new Student5 p match { // 匹配是否为Person5类或其子类对象 case _: Persion5 => println("This id a Person5") // 匹配剩余情况 case _ => println("Unknown type!") } } }
结果
Scala中protected
跟 Java 一样,Scala 中同样可使用 protected 关键字来修饰 field 和 method。在子类中,可直接访问父类的 field 和 method,而不需要使用 super 关键字;
还可以使用 protected[this] 关键字, 访问权限的保护范围:只允许在当前子类中访问父类的 field 和 method,不允许通过其他子类对象访问父类的 field 和 method。
举例说明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package com.yi.clasz class Person6 { protected var name:String = "美女" protected[this] var hobby:String = "game" protected def sayBye = println("嘿嘿嘿。。。") } class Student6 extends Person6{ // 父类使用protected关键字来修饰 field可以直接访问 def satHello = println("嘿嘿嘿 " + name) // 父类使用protected关键字来修饰method可以直接访问 def sayByeBye = sayBye def makeFiends(s:Student6)={ println("My hobby is" + hobby) } } object Student6{ def main(args: Array[String]): Unit = { val s:Student6 = new Student6 s.satHello s.sayByeBye s.makeFiends(s) } }
结果
1 2 3 嘿嘿嘿 美女 嘿嘿嘿。。。 My hobby is 你懂得
Scala中调用父类的constructor
cala中,每个类都可以有一个主constructor和任意多个辅助constructor,而且每个辅助constructor的第一行都必须调用其他辅助constructor或者主constructor代码;因此子类的辅助constructor是一定不可能直接调用父类的constructor的;
只能在子类的主constructor中调用父类的constructor。
如果父类的构造函数已经定义过的 field,比如name和age,子类再使用时,就不要用 val 或 var 来修饰了,否则会被认为,子类要覆盖父类的field,且要求一定要使用 override 关键字。
举例说明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package com.yi.clasz class Person7(val name:String, val age:Int) { var score: Double = 3.0 var address:String = "北京" def this(name:String, score:Double)={ // 每个辅助的constructor的第一行都必须调用其他的辅助constructor或者主constructor代码 // 主constructor代码 this(name, 18) this.score = score } // 辅助constructor def this(name:String, address:String)={ this(name, 100.0) this.address = address } } class Student7(name:String,score:Double) extends Person7(name, score)